【秉烛夜游中的秉字是什么意思】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含义让人产生疑惑。例如,“秉烛夜游”这个成语,其中的“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方式,详细解释“秉”字在此处的具体含义。
一、
“秉烛夜游”出自《世说新语·品藻》:“古人有言,‘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尺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然则君子之怀,若此者也。故曰:‘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在这句话中,“秉”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拿着”或“持着”。因此,“秉烛夜游”的意思是:手持蜡烛,在夜里游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态度,也带有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感慨。
“秉”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其他用法,如“秉公”、“秉笔”等,但在此句中,它表示“持、拿”的动作,是整个成语的核心动词。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本义 | 在“秉烛夜游”中的含义 | 例句/出处 | 说明 |
秉 | bǐng | 持、握 | 持、拿 | “秉烛夜游” | 表示手持蜡烛进行夜间活动 |
烛 | zhú | 蜡烛 | 蜡烛 | “秉烛夜游” | 用于照明的工具 |
夜 | yè | 黑夜 | 夜晚 | “秉烛夜游” | 表示时间,强调夜晚的活动 |
游 | yóu | 游玩、游览 | 游玩 | “秉烛夜游” | 表示在夜晚进行的娱乐活动 |
三、小结
“秉烛夜游”中的“秉”字,核心含义是“持、拿”,表示手持蜡烛的行为。整句成语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享受当下的情感态度。了解“秉”字的准确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义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还能深入体会古文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