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蜜是什么意思】“波罗蜜”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佛教术语,常用于描述修行的境界或功德。在日常生活中,它也常被用来指一种热带水果——波罗蜜(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这种水果外形大、味道甜美,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波罗蜜”的含义,以下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波罗蜜”一词有两层常见含义:
1. 佛教术语:在佛教中,“波罗蜜”(Pāramitā)意为“到彼岸”,通常指菩萨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波罗蜜。这些是成佛的重要修行方法。
2. 植物名称:波罗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属于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大而多汁,果肉香甜,常被用于制作甜点或直接食用。
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下,“波罗蜜”可能指向不同的概念,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波罗蜜 |
英文翻译 | Pāramitā(佛教) / Jackfruit(水果) |
含义1(佛教) | 意为“到彼岸”,指菩萨修行的圆满境界,如六度波罗蜜 |
含义2(植物) | 一种热带水果,学名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果肉甜美 |
常见用途 | 佛教修行、宗教文化;水果食用、甜点制作 |
地域分布 | 东南亚、印度、中国南方等 |
特点 | 果实大、果肉多汁、味道香甜;佛教中象征修行圆满 |
三、结语
“波罗蜜”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无论是作为佛教中的修行境界,还是作为热带水果的名称,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与实用价值。了解其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