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七擒七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敌人采取宽大处理、反复收服的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在这一典故中,“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而被他擒获并释放的则是南中叛军首领孟获。故事展现了诸葛亮以智取胜、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
“七擒七纵”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定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叛乱,采取了多次擒获南中首领孟获后又释放他的策略,最终使其心服口服,归顺蜀汉。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仁德之心。
表格:七擒七纵的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主人公 | 诸葛亮(擒者)、孟获(被擒者) |
故事背景 | 三国时期,蜀汉南中地区发生叛乱,诸葛亮率军平叛 |
擒获次数 | 共七次擒获孟获 |
释放原因 | 诸葛亮以仁德之心对待俘虏,希望感化孟获,使其归顺 |
最终结果 | 孟获最终臣服,南中地区稳定,蜀汉得以巩固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仁政,成为后世推崇的治国典范 |
通过“七擒七纵”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胸怀,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以德服人”的重要性。这一历史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治理国家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