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解释】“同仇敌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对抗外敌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背景,强调集体的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同仇 | 共同的仇恨 |
| 敌忾 | 对敌人的愤恨 |
| 整体含义 | 指大家有共同的仇恨和愤怒,齐心协力去对付敌人 |
二、成语来源
“同仇敌忾”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同仇敌忾,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意思是: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大家的愤怒和仇恨是一致的,即使面临重大考验也不会改变立场。
三、用法与例句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团队合作 | 在国家危难之际,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抗外敌。 |
| 表达团结精神 | 面对困难,他们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胜利。 |
| 历史事件中使用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齐心合力 |
| 反义词 | 内部分裂、各自为政、互不相帮 |
五、总结
“同仇敌忾”是一个富有力量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它不仅适用于历史背景,也可以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团队合作、社会运动等场合,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同仇敌忾”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