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指的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这句话原本是形容司马昭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连路人都能看出来。后来,这句话被用来比喻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意图或阴谋,尤其是指那些权力斗争中显而易见的野心和不轨行为。
一、
“司马昭之心”最初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司马昭是曹魏的重要权臣,后来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他在位期间,逐渐掌握了大权,并对当时的皇帝——曹髦(即高贵乡公)产生了威胁。最终,司马昭派人刺杀了曹髦,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议论。当时的人们认为,司马昭的野心早已显露,连普通人都能察觉到,因此有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
如今,“司马昭之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企图篡权、夺位或暗藏祸心的人,其目的已不再隐秘,人人皆知。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来源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 出处背景 | 司马昭杀害曹髦后,世人对其野心的看法 | 
| 原意 | 指司马昭的野心已暴露无遗,连路人都知道 | 
| 现代引申义 | 比喻某人隐藏的野心或阴谋已被众人察觉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有明显不轨意图的人 | 
| 相关人物 | 司马昭、曹髦、曹魏朝廷 | 
| 历史影响 | 成为后世评价权臣野心的经典用语 | 
三、结语
“司马昭之心”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和权力更迭的残酷性。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与利益时,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力,识别那些看似平静却暗藏玄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