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的词牌特点】《太常引》是宋代词人常用的一种词牌,属于宋词中较为典型的词调之一。它在音律、句式、用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文学表现力。以下是对《太常引》词牌特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词牌概述
《太常引》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被文人用于填词。其名称来源于古代官职“太常”,掌管礼乐,故此词牌多用于抒发情感或描写景物,风格庄重而富有节奏感。
二、词牌结构特点
1. 字数与句式
《太常引》通常为双调,上下片各七句,共四十九字(部分版本略有变化)。句式以长短句为主,节奏感较强。
2. 平仄要求
该词牌对平仄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采用“平起”或“仄起”的方式,讲究声调的起伏变化,增强词的音乐性和节奏美。
3. 押韵规则
《太常引》多为平声韵,一韵到底,偶有换韵情况,但较少见。押韵位置一般在每句末尾,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4. 内容题材
常用于写景、抒情、怀古等主题,如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便是经典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感慨。
三、艺术风格特点
-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意境深远。
- 情感真挚:善于表达内心情感,尤其是思乡、怀旧、离愁等情绪。
- 意境开阔:常借助自然景物烘托情感,营造出悠远、深沉的艺术氛围。
四、代表作品
| 作者 | 作品名称 | 简要评价 |
| 辛弃疾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 |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意境开阔。 |
| 陆游 | 《太常引·春日客舟》 | 描绘春日江景,抒发旅途中的孤寂与惆怅。 |
| 周密 | 《太常引·赋马画》 | 以马画为题,借物抒情,风格细腻。 |
五、总结
《太常引》作为宋词中的一个重要词牌,不仅在形式上有着严谨的格律要求,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出丰富的文学内涵。它既可用于抒发个人情感,也可用于描绘自然风光,是一种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词体形式。
表格汇总:太常引词牌特点
| 特点类别 | 内容说明 |
| 词牌来源 |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于填词 |
| 字数结构 | 双调,上下片各七句,共四十九字 |
| 平仄要求 | 有严格的平仄规定,多为平起或仄起 |
| 押韵方式 | 多为平声韵,一韵到底 |
| 风格特点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开阔 |
| 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怀古、思乡等 |
| 代表作家 | 辛弃疾、陆游、周密等 |
| 艺术价值 | 具有较高的文学和音乐性,体现宋词的审美追求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常引》不仅是一个固定的词调格式,更是一种承载情感与思想的艺术载体,值得深入研究与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