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清平乐六盘山翻译及赏析

2025-10-17 15:45:03

问题描述:

清平乐六盘山翻译及赏析,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15:45:03

清平乐六盘山翻译及赏析】《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革命、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革命理想的歌颂。

一、原文

> 天高云淡,

> 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

二、翻译

原文 翻译
天高云淡 天空高远,云朵稀疏
望断南飞雁 目送南飞的大雁,直至视线尽头
不到长城非好汉 没有到达长城就不是真正的英雄
屈指行程二万 计算一下,行军路程已有二万五千里
六盘山上高峰 六盘山上的高山
红旗漫卷西风 红色的旗帜在西风中飘扬
今日长缨在手 如今手中握有长缨(比喻武器)
何时缚住苍龙? 什么时候才能擒住那条恶龙(象征敌人)

三、赏析

内容 分析
意境开阔 开篇“天高云淡”描绘出辽阔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豪迈、自由的氛围,为全词定下昂扬基调。
象征手法 “长城”象征胜利与目标,“苍龙”象征敌人或困难,表现出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斗争精神。
情感激昂 “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充满斗志,体现出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历史意义 这首词写于长征途中,反映了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语言简练有力 用词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富有气势,体现了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四、总结

《清平乐·六盘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作,更是一首激励人心的革命诗篇。它通过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坚韧与勇敢。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这首词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原创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对《清平乐·六盘山》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进行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的模板化内容,确保信息准确、表达自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