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絶膑的意思是什么】“举鼎絶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举起大鼎导致膝盖骨折”,用来形容一个人力不从心、强出头,最终因超出自身能力而受到伤害。
一、成语解析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年轻时的故事,他力能扛鼎,但后来因为自负、刚愎自用,最终在楚汉战争中失败,落得悲惨下场。
字面含义:
- 举鼎:指举起沉重的大鼎,象征挑战极限或超出自身能力的行为。
- 絶膑:意为膝盖骨折,表示因过度用力或不当行为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引申义:
比喻人不自量力,强行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反而招致失败或伤害。
二、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举鼎絶膑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字面意思 | 举起大鼎导致膝盖骨折 |
引申含义 | 不自量力,强行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结果反受其害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强调做事应量力而行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力所不及、好高骛远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
三、使用建议
“举鼎絶膑”虽然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警示,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评估自身的能力与资源,避免盲目自信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在写作或演讲中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历史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