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意思】“当之无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成就显著,足以获得某种荣誉、称号或评价。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所获得的赞誉或地位是完全符合其实际表现和能力的。
一、成语释义
- 词义:指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评价或荣誉是完全合理的,没有虚夸,真正配得上。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吾子之学,可谓文武兼备,当世无双,真可谓当之无愧。”
- 用法:多用于褒义,表示对他人或自身的一种高度认可。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 | 所有称呼与实际相符 |
实至名归 | 因实际成就而获得声誉 |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 | 声誉与实际不符 |
败絮其中 | 外表光鲜,内里空虚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扬优秀员工 |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当之无愧。 |
赞美科学家 | 李教授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当之无愧。 |
描述历史人物 | 岳飞精忠报国,堪称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
评价作品 | 这部电影情节紧凑,演员出色,当之无愧。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当之无愧”表达的是高度认可,但不宜频繁使用,否则会显得语气浮夸。
2. 注意语境:该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可适当替换为“确实配得上”等更自然的说法。
3. 搭配得当:通常用于“某人/某事当之无愧……”的结构中,如“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奖项”。
五、总结
“当之无愧”是一个具有高度褒义的成语,用于强调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评价是真实、合理且令人信服的。它不仅体现了对个人或事物的认可,也传递了一种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指某人或某事所获评价真实、合理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败絮其中 |
使用场景 | 表扬、赞美、评价等正式或半正式场合 |
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注意语境、搭配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