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岐之地,其民多患瘿病。所谓瘿者,即颈项间生出肿物,状如囊袋,非痛非痒,然久而愈大,影响行走与饮食。此地之人视若平常,不以为异。
一日,有一外人至南岐,见众皆有瘿,乃惊曰:“尔等何以皆患此疾?”
众人闻之,相顾大笑,谓外来者曰:“汝何异于我辈?岂非亦患此病乎?”
外来者闻言,细察众人,果见其颈项皆肿,遂叹曰:“吾乡无此疾,故知此为病也。尔等习以为常,不觉其怪,是以终身不治。”
南岐之人闻此言,始悟己病,然已晚矣。
翻译:
在南岐这个地方,百姓大多患有瘿病。瘿病就是脖子上长出一种像袋子一样的肿块,既不痛也不痒,但时间久了就会越长越大,影响走路和吃饭。这里的居民把这种病当作正常现象,丝毫不觉得奇怪。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到南岐,看到大家都长着这种肿块,感到非常惊讶,便问大家:“你们为什么都得这种病呢?”
大家听了他的话,互相看了看,笑着对他说:“你怎么跟我们一样?难道你不是也有这种病吗?”
这个外地人听后,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脖子果然都有肿块,于是感叹道:“我的家乡没有这种病,所以我知道这是一种疾病。你们习惯了这种状态,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因此一辈子都无法治愈。”
南岐的居民听到这些话,才意识到自己患病的事实,但已经太迟了。
这篇故事通过南岐人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所有人都处于错误的状态时,反而会将错误视为正确。只有通过外部的视角,才能发现并改正自身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