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故是什么意思】在古汉语中,“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具体意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既可以表示原因、旧有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所以”、“因此”的逻辑关系。以下是对其常见含义的总结与归纳。
一、常见含义总结
1. 原因、缘故
表示“为什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或“原因”。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翻译:所以不积累半步的行程,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
2. 旧的、原来的
表示“原来的事物”或“以前的”。
例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翻译:那古老的营垒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瑜的赤壁。
3. 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于连接前后分句。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所以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
4. 故意、特意
表示有意为之。
例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翻译: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也没有确切的日子。巴山的夜雨让秋天的池塘水涨满了。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再谈论这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注:“故”在此处不直接出现,但类似语境中“故”可表示“特意”)
5. 副词,表示“仍然、还是”
表示状态持续不变。
例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
翻译:回想故国,若有人知道我的情怀,一定会笑我过早地白了头发。
二、常见用法及举例对照表
| 用法 | 含义 | 例句 | 现代汉语翻译 |
| 原因、缘故 | 因为、为何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所以不积累半步,无法到达千里 |
| 旧的、原来的 | 以前的、原来的 | 故垒西边 | 那古老的营垒 |
| 因此、所以 | 所以、因此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所以上天要将重任交给他 |
| 故意、特意 | 特意、有意 | 故作深沉 | 故意装作深沉 |
| 仍然、还是 | 还是、依旧 | 故国神游 | 回想故国 |
| 副词,表假设 | 如果、假如 |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百战不败 |
三、结语
“故”在古文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变的词语,其意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掌握其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通过分析其常见含义和例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