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资料王安石的资料简介】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临川,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中国历史上以推行变法著称,其改革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对王安石的基本资料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
一、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最终于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国家治理,主张改革旧制,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理念,推动了著名的“熙宁变法”。
他的文学作品风格清新刚健,内容多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代表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等,其中《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二、王安石主要资料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王安石 | 
| 字 | 介甫 | 
| 号 | 临川 | 
| 出生时间 | 公元1021年 | 
| 去世时间 | 公元1086年 | 
| 籍贯 | 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 
| 身份 |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 
| 所属朝代 | 北宋 | 
| 科举成就 | 进士(1042年) | 
| 主要政绩 | 推行“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改革措施 | 
| 思想主张 |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 文学风格 | 清新刚健,关注现实,语言简练 | 
| 代表作品 | 《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变法对宋代社会影响深远 | 
三、结语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在政治上提出了大胆的改革方案,也在文学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王安石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演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