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指什么】“贪得无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利益、财富或权力等极度追求,没有满足的时候。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欲望过重、不知节制的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贪 | 过分地追求 |
| 得 | 得到、获得 |
| 无厌 | 没有满足、不知足 |
整体意思:对利益或欲望极度追求,永不满足。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贪而无厌,求而无度。”
- 用法:多用于批评人贪婪、不知节制的行为,也可用于描述某些行为或现象的极端状态。
- 近义词: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得寸进尺
- 反义词: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知足常乐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他人 | 他为了升官发财,竟然不择手段,真是贪得无厌。 |
| 描述社会现象 | 这种贪得无厌的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 教育子女 | 父母应教育孩子学会知足,避免养成贪得无厌的习惯。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知足常乐”是重要的处世哲学,强调人应懂得满足,不被欲望所控制。而“贪得无厌”则被视为一种负面性格,容易导致道德沦丧、人际关系破裂,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
五、总结
“贪得无厌”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成语,它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理智。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度的贪婪只会带来痛苦和失败。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对利益或欲望极度追求,永不满足 |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警示 |
| 近义词 | 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 |
| 文化意义 | 强调节制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通过理解“贪得无厌”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把握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