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解释及出处介绍】一、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文表达,常用于描绘秋日萧瑟、孤寂凄凉的意境。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赠二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霜树尽空枝”描绘了深秋时节树木凋零、枝叶落尽的景象;“肠断丁香结”则用“丁香结”比喻心中难以解开的愁绪,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详细解释与出处介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原文 |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 
| 出处 | 唐代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 
| 作者简介 |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风格含蓄婉约,情感细腻。 | 
| 诗句释义 | “霜树尽空枝”:深秋的树木被霜覆盖,枝叶凋零,一片荒凉;“肠断丁香结”:丁香花虽美,但其花蕾如结,象征着内心的忧愁与痛苦,令人肝肠寸断。 | 
| 意象分析 | - 霜树:象征寒冷、萧瑟、离别 - 空枝:暗示凋零、孤独、失落 - 丁香结:传统意象,代表愁绪、相思、哀怨 |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悲伤。 | 
| 文学价值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李商隐诗歌中典型的婉约风格代表作之一。 | 
三、结语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寄托。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在后世文学中,这一句也常被引用,成为表达相思与哀愁的经典语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诗词赏析,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