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周第六天被称为什么日】在基督教传统中,受难周(Holy Week)是纪念耶稣基督受难与复活的重要一周。这一周从棕榈主日(圣枝主日)开始,到复活节星期日结束,每一天都有特定的名称和意义。其中,受难周的第六天被称为“圣周四”,也称为“濯足日”或“濯洗日”。
一、
受难周第六天,即耶稣被捕前的最后一天,被称为“圣周四”。这一天在基督教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主要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设立圣体圣事(圣餐)以及为门徒濯足等事件相关。不同教派对这一天的称呼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一致。
二、表格展示
| 受难周天数 | 名称 | 中文名称 | 意义说明 |
| 第1天 | 棕榈主日 | 棕榈主日 |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民众以棕榈枝欢迎,象征胜利与救赎。 |
| 第2天 | 星期二 | 星期二 | 耶稣在圣殿教导,与犹太领袖辩论,预言圣殿将被毁。 |
| 第3天 | 星期三 | 星期三 | 耶稣在橄榄山讲道,门徒询问末世预兆,耶稣预言自己的受难。 |
| 第4天 | 星期四 | 圣周四 | 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设立圣体圣事,并为门徒濯足,象征谦卑与爱。 |
| 第5天 | 星期五 | 受难日 | 耶稣被逮捕、审判、钉十字架,最终死亡,象征救赎与牺牲。 |
| 第6天 | 星期六 | 复活前夕 | 耶稣安息在墓中,信徒守夜祈祷,等待复活的喜讯。 |
| 第7天 | 复活日 | 复活节 | 耶稣从死里复活,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事件,象征生命战胜死亡。 |
三、补充说明
“圣周四”在不同教派中有不同的称呼,例如:
- 天主教:称为“濯足日”(Holy Thursday),强调耶稣为门徒洗脚的榜样。
- 东正教:称为“圣周四”或“濯洗日”,同样重视最后晚餐和圣体圣事。
- 新教:通常称为“圣周四”或“濯足日”,部分教会会举行“濯足礼”仪式。
这一日不仅是耶稣受难前的最后准备,也是信徒反思信仰、学习谦卑与爱的重要时刻。
通过了解受难周各天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精神,尤其是耶稣为人类牺牲的爱与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