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铤而走险还是挺而走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这两个成语。虽然它们的发音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词,甚至误用。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表达?下面将从词语来源、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词语来源与演变
铤而走险:
“铤”原意为快马加鞭,引申为急促、迅速。“铤而走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其民人不获,其车马不获,其牛马不获,其士卒不获,其兵甲不获,其战阵不获,其城郭不获,其人民不获,其财物不获,其畜产不获,其子孙不获,其宗庙不获,其社稷不获,其国家不获,其天下不获。”后世逐渐简化为“铤而走险”,形容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冒险行动。
挺而走险:
这个说法并非传统成语,而是现代人误用或误写的版本。实际上,“挺”字在这里并不符合古汉语中“铤”的本义,因此“挺而走险”并不是标准的成语用法。
二、含义对比
| 项目 | 铤而走险 | 挺而走险 |
| 正确性 | 正确成语 | 错误写法 |
| 含义 | 在无路可走时,冒险采取行动 | 不符合语法规则,非标准表达 |
| 出处 | 《左传》 | 无明确出处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绝境中的冒险行为 | 多用于误用或网络语言中 |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铤+走险) | “挺”为动词,结构不匹配 |
三、使用建议
1. 正确使用“铤而走险”
当描述一个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冒险行事时,应使用“铤而走险”。例如:
- 他为了救家人,铤而走险,闯入了危险区域。
- 公司濒临破产,只能铤而走险,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2. 避免使用“挺而走险”
虽然在网络上有时能看到“挺而走险”的写法,但这是不规范的表达。建议在正式写作或口语中使用“铤而走险”。
四、总结
“铤而走险”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准确表达了在困境中冒险前行的含义;而“挺而走险”则是现代误用的结果,不应作为标准表达使用。在写作和交流中,应当注意区分两者,确保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易混淆成语,欢迎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