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李白】《长相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虽然题目为“长相思”,但诗中并未明确提及具体思念的对象,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一、
《长相思》是李白众多抒情诗中的一篇,其主题围绕“相思”展开,表达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牵挂。诗中没有直接点明思念的对象,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山川、江水、星辰等)来烘托情感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结构紧凑,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风格。尽管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二、诗歌原文
> 长相思,在长安。
> 络纬秋啼金井阑,
> 六宫秋色入帘寒。
> 美人卷珠帘,
> 深坐颦蛾眉。
> 但见泪痕湿,
> 不知心恨谁。
三、内容解析
诗句 | 解析 |
长相思,在长安。 | 开篇点题,“长相思”即长久的思念,地点在“长安”,暗示诗人可能身处异乡或远离京城。 |
络纬秋啼金井阑, | 秋夜虫鸣,金井边的栏杆,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 |
六宫秋色入帘寒。 | 六宫指皇宫,秋色透过帘子显得寒冷,暗示宫廷生活中的冷清与孤独。 |
美人卷珠帘, | 描写一位美人卷起珠帘,似乎在等待或凝望。 |
深坐颦蛾眉。 | 她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表现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
但见泪痕湿, | 只见泪水打湿了脸庞,情感表达到极致。 |
不知心恨谁。 | 最后一句留下悬念,不知她所怨恨的是谁,增强了诗意的含蓄与深远。 |
四、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络纬”、“金井”、“六宫”、“珠帘”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秋夜场景。
- 情感含蓄:诗人未直述思念对象,而是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自行体会情感的深度。
- 语言简练:全诗仅七句,语言简洁,却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五、结语
《长相思》虽短,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极深的情感。它不仅是李白对亲人、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作,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体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