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朝令夕改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20 19:01:52

问题描述:

朝令夕改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9:01:52

朝令夕改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朝令夕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政策、命令或决定在短时间内频繁变更,缺乏稳定性。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决策者或管理者在处理事务时缺乏一贯性与权威性。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朝令夕改
拼音 zhāo lìng xī gǎi
含义 早晨发布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反复无常,缺乏稳定性。
用法 多用于批评政府、企业或组织的决策不连贯、不稳定。
近义词 反复无常、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反义词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二、成语来源

“朝令夕改”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其中《汉书·贾谊传》中有相关记载:

> “夫法令者,人主之大柄也。……今令不行于下,而上有所为,民则从之;上有所禁,民则避之。故曰:‘朝令夕改,民不知所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令是君主手中的重要工具,如果法令频繁更改,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因此,“朝令夕改”最初是用来批评统治者政策不稳、缺乏延续性的。

此外,在《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强调政策稳定的重要性。

三、现实意义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社会中,“朝令夕改”常被用来描述以下情况:

- 政府政策频繁调整,影响公众预期;

- 企业管理决策变动频繁,导致员工困惑;

- 法律法规更新太快,造成执行困难。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效率,还可能损害信任。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尽量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

“朝令夕改”是一个具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强调政策或命令的频繁变动。其来源可追溯至古代典籍,意在提醒人们重视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成语常用于指出管理或治理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通过了解“朝令夕改”的含义与来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并从中反思决策的合理性和持续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