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日为什么定在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也被称为“国家宪法日”,自2014年起被正式设立为每年的12月4日。这一日期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历史、法律和教育等多方面的考量。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背景与意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为了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国家设立了“法制宣传日”。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集中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为何选择12月4日?
1. 历史依据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纪念意义
12月4日作为宪法颁布日,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将其设为“法制宣传日”,有助于人们铭记宪法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法律教育。
3. 便于组织活动
12月4日处于一年的中后期,天气逐渐转冷,但学生、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都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参与各类普法活动,便于集中宣传和教育。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法制宣传日全称 | 国家宪法日(也称法制宣传日) |
设立时间 | 2014年 |
定期时间 | 每年12月4日 |
历史依据 | 1982年12月4日通过现行宪法 |
纪念意义 | 纪念宪法颁布,弘扬法治精神 |
选择原因 | 历史节点、便于组织宣传、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
主要目的 | 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国 |
四、结语
将“法制宣传日”定在12月4日,不仅体现了对宪法的尊重和纪念,更是一种对法治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一节日,社会各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