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言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言”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常用于表达说话、言语、言论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言”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言”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言”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示“说话”、“言论”或“表达”,常见于描述人的言语行为、态度或观点。这些成语有的出自古代典籍,有的则源于民间俗语。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表达方式,并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带“言”字的成语汇总(附解释)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言而有信 | 说话算数,有信用 | 《论语·学而》 |
言归于好 | 重新和好 | 《左传·隐公三年》 |
言外之意 | 话语之外的意思 | —— |
言不由衷 | 说话不真诚,不符合内心 | 《左传·昭公九年》 |
言过其实 | 所说的话超过实际情况 | 《后汉书·马援传》 |
言听计从 | 听从别人的话,采纳建议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言简意赅 | 说话或写文章简洁而意思完整 | 《尚书·大禹谟》 |
言辞激烈 | 说话语气强烈,带有情绪 | —— |
言之有理 | 说的话有道理 | —— |
言不及义 | 说不到正题,没有实际内容 | 《论语·卫灵公》 |
言行一致 | 说话和行动相一致 | —— |
言不尽意 | 话没说完,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 | 《文心雕龙·神思》 |
言者无罪 | 说话的人没有过错 | 《诗经·大序》 |
言归正传 | 回到主题或正题上来 | —— |
言轻言重 | 说话的分量不同 | —— |
三、结语
“言”字在成语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既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话语方式,也可以表达情感、态度或观点。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不仅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希望本文对大家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