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肌玉骨出处于哪里】“冰肌玉骨”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肌肤洁白、姿态清丽的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那么,“冰肌玉骨”究竟出自何处?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出处总结
“冰肌玉骨”最早见于宋代文人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后被广泛引用和流传。具体出处如下:
出处 | 作者 | 文献名称 | 内容片段 |
宋代 | 苏轼 | 《洞仙歌·咏柳》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宋代 | 苏轼 | 《西江月·梅花》 | “冰肌玉骨,应是西方客。” |
明代 | 王世贞 | 《艺苑卮言》 | 引用“冰肌玉骨”形容美人 |
从以上可以看出,“冰肌玉骨”最初是苏轼用来描写女子体态清瘦、肌肤如玉的诗句,后来逐渐成为形容女性美丽、高雅的常用词语。
二、含义解析
“冰肌玉骨”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洁白的肌肤,像玉一样温润的骨骼”,比喻女子肌肤白皙、身材纤细、气质高雅,带有古典美与柔美的意象。
该词不仅用于描写外貌,也常用于赞美女子的品格,如清纯、高洁、脱俗等。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示例 |
文学作品 | 描写古代女子形象,如小说、诗词、剧本等 |
婚礼祝福 | 赞美新娘的美貌与气质 |
艺术创作 | 画作、雕塑中表现女性美感 |
日常表达 | 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如“她真是冰肌玉骨,令人倾心” |
四、总结
“冰肌玉骨”这一成语源于宋代文人苏轼的诗词,最初用于描写女子的外貌与气质,后广泛用于文学、艺术及日常表达中。其含义丰富,既有对美貌的赞美,也有对高洁品格的象征。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保留着古典优雅的韵味,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词汇之一。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冰肌玉骨 |
出处 | 宋代苏轼诗词(如《洞仙歌·咏柳》《西江月·梅花》) |
含义 | 比喻女子肌肤洁白、体态清丽,气质高雅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婚礼祝福、日常赞美 |
文化意义 | 古典美与女性柔美的象征,具有深厚文化内涵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文化背景,可查阅宋代诗词集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