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墨池记原文及翻译墨池记原文及翻译】一、
《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王羲之在墨池练字的故事,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和对勤奋学习精神的推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不仅是一篇关于书法的记叙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励志文章。
文中提到,王羲之在临摹书法时,因反复练习,导致池水尽黑,后人称之为“墨池”。曾巩借此说明,任何成就都离不开长期的努力与坚持,鼓励人们以王羲之为榜样,刻苦学习,追求卓越。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其下有泉,汪洋而清,其上则有亭,翼然临于溪上。 | 临川城的东边,有一块地方低洼而平坦,下面有泉水,清澈而宽广,上面建有一座亭子,像翅膀一样高高耸立在溪流之上。 |
或曰:“此王右军之墨池也。” | 有人说:“这里是王右军的墨池。” |
予观其人,皆有书名,其学士之徒,盖多能书者。 | 我观察那些人,都有一定的书法名声,这些学者中,大多擅长书法。 |
盖尝有志于学,而不求闻达于世,惟其志之不渝也。 | 他们曾经立志于学习,却不追求在世上扬名,只因为他们志向坚定,永不改变。 |
夫书虽小道,而实学之本也。 | 书法虽然只是小技艺,但却是学问的根本。 |
今夫学者,或弃书而求利,或务名而忘本。 | 现在的学者,有的放弃书法而追求利益,有的追求名声而忘记根本。 |
惜乎!吾见其不能成也。 | 可惜啊!我看他们是不能有所成就的。 |
吾尝游于江浙之间,见夫士人之习书者,未尝不先学楷法。 | 我曾在江浙一带游览,看到那些学习书法的人,没有不先学楷书的。 |
其笔力沉着,结构严谨,非一日之功也。 | 他们的笔力沉稳,结构严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的。 |
故曰:书贵有法,学贵有恒。 | 所以说:书法贵在有法度,学习贵在有恒心。 |
三、总结
《墨池记》通过讲述王羲之练字的传说,强调了书法艺术需要长期坚持和刻苦努力。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他对学习态度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关键词:墨池记、王羲之、书法、学习、曾巩、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