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什么时候开始】“脱贫攻坚”是中国在2013年正式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迈向全面小康。这项工作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一、脱贫攻坚的背景与启动时间
脱贫攻坚工作的正式启动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中央政府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强调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扶贫策略。这一阶段的扶贫方式更加科学、精准,注重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脱贫攻坚的主要阶段
脱贫攻坚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阶段 | 时间 | 主要内容 |
| 启动阶段 | 2013年 | 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建立建档立卡制度 |
| 全面推进阶段 | 2014-2016年 | 开展大规模扶贫行动,落实帮扶措施 |
| 攻坚阶段 | 2017-2019年 |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攻坚 |
| 巩固提升阶段 | 2020年至今 |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
三、脱贫攻坚的意义
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和社会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也展示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脱贫攻坚,数千万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总结
脱贫攻坚是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不仅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脱贫攻坚的成果将继续巩固,乡村振兴战略也将随之展开,推动中国迈向更加繁荣和富强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