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北楼翻译及注释】《金城北楼》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苍凉景象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
《金城北楼》通过描写金城(今甘肃兰州)北楼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思乡怀古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北楼西望烟波阔,欲去无舟可渡河。 | 向北远望,烟雾弥漫,江水广阔,想要离去却无船可以渡过河流。 |
汉家天子昔巡狩,此地曾为帝王宅。 | 古代汉朝皇帝曾经巡视此地,这里曾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
石马尘埋苔色老,铜驼巷废柳条多。 | 青铜石马被尘土掩埋,青苔斑驳;铜驼巷早已荒废,柳枝繁茂。 |
今日登临无限意,风吹白发泪空垂。 | 如今登上高楼,心中感慨万千,风拂白发,泪水悄然落下。 |
三、注释说明
词语 | 注释 |
金城 | 古地名,今甘肃兰州,因城坚固而得名。 |
北楼 | 金城北面的高楼,诗人登临之处。 |
汉家天子 | 指汉朝皇帝,借古喻今,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 |
石马、铜驼 | 古代陵墓或宫殿前的雕塑,象征帝王威仪。 |
苔色老 | 青苔生长,暗示时间久远,物是人非。 |
白发 | 象征年老,也暗含人生迟暮之感。 |
泪空垂 | 泪水无声落下,表现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
四、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氛围。
- 历史与现实对比:通过昔日帝王居所与今日荒芜景象的对比,突出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
- 语言凝练:用词简洁有力,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五、思想内涵
《金城北楼》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寄托了对故土的思念、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苍凉与豪迈。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边塞诗的比较,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