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古诗的意思】《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诗歌原文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逐句解释
句子 | 解释 |
锄禾日当午 | 在烈日当空的中午,农民还在田里锄地。 |
汗滴禾下土 | 农民汗水一滴滴地落在庄稼地里。 |
谁知盘中餐 | 有谁知道我们碗中的米饭? |
粒粒皆辛苦 | 每一粒米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
三、整体意思总结
《锄禾》通过描绘农民在炎热的中午仍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他们辛苦的劳动过程。最后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整首诗的核心,强调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呼吁人们珍惜食物,尊重劳动成果。
四、现实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也提醒现代人要懂得感恩与节约。在当今社会,虽然粮食供应充足,但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因此《锄禾》的教育意义更加突出。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锄禾 |
作者 | 李绅(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敬意,呼吁珍惜粮食 |
核心句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教育意义 | 弘扬劳动精神,倡导节约美德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农民的艰辛,也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粮食价值。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锄禾》中汲取力量,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