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2025-08-28 10:13:20

问题描述: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8 10:13:20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训俭示康》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的一篇家训性质的文章,旨在告诫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文章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事例和自身经历,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并指出奢侈带来的危害。

一、

《训俭示康》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司马光对节俭的高度重视。他指出,节俭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家庭兴衰的关键。文章中,他通过对比历史上一些因奢侈而失败的例子,说明了奢侈的危害,并以此作为对后人的警示。

此外,他还提到自己从小便受到父亲的影响,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认为这是家族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出司马光作为一位士大夫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我原本出身于贫寒之家,世代都以清白传家。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珠玉之饰,吾辄怒而去之。 我天性不喜欢奢华,从小在长辈的宠爱下,他们给我戴上金银珠宝,我总是生气地把它们扔掉。
年十岁,叔父见教,每见人之有奇物异器,必欲得之,吾常笑之。 十岁时,叔父教导我,每当看到别人有奇特的物品,他总想得到,我常常嘲笑他。
及长,稍知为学,益厌俗态,尤恶浮华。 等到长大后,稍微懂得学习,更加厌恶世俗的风气,尤其讨厌虚浮华丽。
尝读《汉书·霍光传》,见其为人,未尝不叹息也。 曾经读过《汉书·霍光传》,看到他的为人,不禁感叹。
光为大将军,贵盛无比,然其子禹、孙云,皆骄奢淫逸,卒至灭族。 霍光身为大将军,地位尊贵,但他的儿子霍禹、孙子霍云,都骄奢淫逸,最终导致家族被灭。
此岂非骄奢之祸乎? 这难道不是因为骄奢而导致的灾祸吗?
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美德的共同点;奢侈,是罪恶的最大表现。
共,同也;大,极也。 “共”是“同”的意思;“大”是“极”的意思。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应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有淡泊的心境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需要安静,才能需要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日子消磨,最终如枯叶般凋零,大多无法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守着破屋,那时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三、结语

《训俭示康》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司马光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他不仅希望子孙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更希望他们能够以节俭立身、以德行为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不要忘记节俭的美德,更要注重内在修养与道德操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