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沆瀣一气的基础意思

2025-08-19 21:16:32

问题描述:

沆瀣一气的基础意思,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9 21:16:32

沆瀣一气的基础意思】“沆瀣一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勾结、共同做坏事。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典故,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

一、基础意思总结

“沆瀣一气”字面意思是“夜露和水汽”,本意是自然现象中两种物质的融合。但引申为比喻人与人之间因利益相同或目的相近而结成一伙,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表示这些人为了私利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二、成语解析表

词语 含义 出处 用法 褒贬色彩 近义词 反义词
沆瀣一气 形容人与人之间勾结在一起,多指做坏事 唐·科举制度 多用于贬义语境 贬义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风马牛不相及、洁身自好
夜露 —— —— —— —— ——
水汽 —— —— —— —— ——
一气 一体、一起 —— —— —— ——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在职场中,若同事之间为了升职而互相拉拢、搞小团体,可以用“沆瀣一气”来形容。

- 政治领域中,若官员之间串通一气,贪污腐败,也可用此成语进行批评。

- 日常生活中,朋友间如果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也可以用该成语表达不满。

四、注意事项

- “沆瀣一气”虽有形象的自然意象,但其实际使用中已脱离原意,更多用于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不良结合。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对他人不构成冒犯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 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五、总结

“沆瀣一气”是一个具有鲜明贬义色彩的成语,源自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典故,现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因共同利益而勾结的行为。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