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厦门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精神内核,也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厦大学子。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对这一校训的总结与解析:
一、校训原文及出处
项目 | 内容 |
校训 |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
出处 | 《礼记·大学》 |
二、词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自强不息 | 不断自我提升,努力不懈,追求进步。强调个人应不断奋斗,永不放弃。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追求道德、学问、行为的极致。强调理想目标的高远与追求。 |
三、整体含义解读
“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努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止于至善”则是在不断努力的基础上,追求一种至高的道德与智慧境界。两者结合,表达了厦门大学倡导的一种精神风貌:既要勤奋进取,又要追求卓越。
四、校训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方面 | 体现内容 |
教育理念 | 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品德与能力并重。 |
学术氛围 | 鼓励师生不断探索知识,追求学术高峰。 |
校园精神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远大理想。 |
五、总结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不仅是厦门大学的校训,更是每一位厦大学子应当铭记的人生信条。它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忘修身立德,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人。
通过理解这句校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厦门大学的精神内核,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