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词类活用】《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内容深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言文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指的是某些词在特定语境下可以临时改变其词性或语法功能,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文将对《孙权劝学》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用法和含义。
一、词类活用总结
1. 名词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作动词使用,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或行为。
2.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作动词使用,表示“使……成为……”的意思。
3. 使动用法
指动词的使用使宾语发生某种变化,即“使……做某事”。
4. 意动用法
指动词的使用表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即“以……为……”。
5. 名词作状语
名词在句中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处所等。
二、《孙权劝学》词类活用表
| 原文句子 | 词语 | 活用类型 | 解释 | 示例说明 |
|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学 | 动词 | 学习 | “学”在此为动词,表示学习的行为。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辞 | 动词 | 推辞 | “辞”原为名词,此处作动词,表示推辞。 |
| 蒙乃始就学。 | 就 | 动词 | 开始学习 | “就”本义为靠近,此处作动词,表示开始学习。 |
| 卿言多务,孰若孤? | 多 | 形容词作动词 | 认为……多 | “多”本为形容词,此处作动词,表示“认为……多”。 |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以为 | 动词 | 认为 | “以……为”为固定结构,表示“认为……是……”。 |
| 蒙乃始就学。 | 始 | 副词作动词 | 开始 | “始”本为副词,此处作动词,表示“开始”。 |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非复 | 否定副词作动词 | 不再是 | “非复”表示“不再是”,其中“复”为动词。 |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刮目 | 动词 | 抬起眼睛看 | “刮目”为动词短语,表示“另眼相看”。 |
三、结语
《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运用上也展现了丰富的词类活用现象。通过对这些词类活用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词类活用对于学习文言文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