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出十三归】“九出十三归”是一种传统民间借贷方式,常见于中国农村或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它是一种以高利贷形式存在的借贷制度,通常涉及较高的利息和复杂的还款方式。虽然名称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其本质是通过特定的计算方式来计算借款与还款之间的差额。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九出十三归”,下面将从定义、运作方式、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辅以表格进行对比说明。
一、定义
“九出十三归”是指在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实际获得的金额为本金的90%(即“九出”),而到期时需要偿还的金额为本金的130%(即“十三归”)。这种借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高利贷行为,利率高达40%以上,远高于正常贷款利率。
二、运作方式
1. 借款时:借款人从放贷人处借得的是本金的90%,例如借款100元,只能拿到90元。
2. 还款时:借款人需按本金的130%偿还,即130元。
3. 利息计算:实际利率为40%(130 - 90 = 40)。
这种方式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隐藏了高额的利息成本。
三、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高利率 | 实际年利率可达40%以上,远超正常贷款 |
| 隐蔽性 | 表面利率低,实际利息高,容易让人误判风险 |
| 借款门槛低 | 适合急需用钱的人,但易陷入债务陷阱 |
| 还款压力大 | 到期需一次性偿还较高金额,资金压力大 |
四、影响
- 对借款人:容易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长期负债。
- 对社会:助长非法高利贷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 对法律:在中国,超过法定利率的借贷行为属于违法,受法律限制。
五、总结
“九出十三归”是一种典型的高利贷形式,虽在某些地区仍有存在,但其高利率和隐蔽性使其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借贷方式。借款人应谨慎对待此类借贷,避免因短期资金需求而陷入长期债务困境。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九出十三归 |
| 借款金额 | 实际获得本金的90% |
| 还款金额 | 需偿还本金的130% |
| 利率 | 约40%(实际年利率) |
| 性质 | 高利贷,可能存在违法风险 |
| 影响 | 易导致债务累积,影响个人财务安全 |
如需进一步了解正规借贷方式或合法融资渠道,建议咨询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