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的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德裕的《谪岭南道中作》。全诗为:
>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其中,“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是诗中的名句,描绘了诗人被贬岭南时所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一、诗句释义总结
| 词语 | 含义 | 意境 |
| 桂岭 | 地名,泛指南方多瘴气的山区 | 表示环境恶劣,气候湿热 |
| 瘴 | 疫气、毒气,形容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 | 象征艰难困苦的处境 |
| 云似墨 | 乌云密布,像墨一样黑 | 表现天气阴沉,心情压抑 |
| 洞庭 | 洞庭湖,位于湖南,是著名的湖泊 | 代表广阔无边的水域 |
| 春尽 | 春天已经过去 | 表示时间流逝,季节转换 |
| 水如天 | 湖水清澈,与天空相接 | 表现空旷辽远,心境苍凉 |
整句诗意为:桂岭上瘴气弥漫,乌云密布如墨;洞庭湖春色已尽,湖水与天相接,显得格外辽阔。
二、诗句背景与情感分析
李德裕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因参与牛李党争而遭贬,长期在岭南地区任职。这首诗写于他被贬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无奈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桂岭瘴来云似墨”:描写南方多雨、湿热的气候,也暗示诗人内心沉重。
- “洞庭春尽水如天”:通过自然景色的壮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渺小与无助。
三、诗句的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将“云似墨”的压抑与“水如天”的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增强画面感。
2. 象征意味:用自然景象隐喻人生境遇,含蓄而深远。
3. 语言简练:短短两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
| 诗句内容 |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
| 诗句含义 | 描写南方瘴气弥漫、湖水辽阔的景象,表达诗人被贬后的孤寂与哀愁 |
| 修辞手法 | 对比、象征 |
| 情感基调 | 沉郁、苍凉、思乡 |
| 作者背景 | 唐代政治家,因党争被贬岭南 |
| 诗歌主题 | 被贬之痛、思乡之情、人生感慨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