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桐是成语吗】“凤栖梧桐”这个词语听起来颇为文雅,常用于形容才子佳人或贤才与良主的相遇。但问题是:“凤栖梧桐”是不是一个成语呢?
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我们从词义、出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析
“凤栖梧桐”字面意思是“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祥瑞之鸟,象征高贵、吉祥;梧桐则是树木中的贵者,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因此,“凤栖梧桐”多用于比喻贤才遇到明主,或才子佳人相逢于高洁之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凤栖梧桐”在文学作品中常被使用,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而更接近于一种典故或俗语。
二、出处考证
“凤栖梧桐”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世多引用此句,以表达对贤才与明主相遇的赞美。
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中,“凤栖梧桐”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常见于诗词、文章之中,如:
- 《晋书·王导传》:“昔者凤栖梧桐,今则龙跃九天。”
- 唐代诗人杜甫也有“风栖梧叶,雨润花枝”的诗句。
这些用法表明,“凤栖梧桐”虽非成语,但在文学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三、是否为成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成语大全的收录情况,“凤栖梧桐”并未被列入正式的成语列表中。成语通常是指结构固定、意义完整的四字短语,且多来源于古代经典或历史故事。而“凤栖梧桐”是一个五字短语,结构上不符合传统成语的格式。
此外,成语往往有明确的出处和固定的含义,而“凤栖梧桐”更多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含义可根据语境灵活变化,因此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名称 | 凤栖梧桐 |
是否成语 | 否 |
结构形式 | 五字短语(非四字) |
出处 | 《诗经》《晋书》等古籍 |
词义 | 比喻贤才遇明主,或才子佳人相逢 |
文化意义 | 象征高贵、吉祥、理想结合 |
使用场景 | 文学、诗词、比喻性表达 |
是否固定搭配 | 非固定,可灵活使用 |
五、结语
“凤栖梧桐”虽不是成语,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理想组合的向往,尤其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因此,虽然它不属成语范畴,却依然是一个值得了解和欣赏的传统文化表达。
如果你在写作或阅读中遇到“凤栖梧桐”,不妨将其视为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