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动作电位和其产生过程.】一、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在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两侧发生的快速、短暂的电位变化。它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基础,也是细胞兴奋性的表现。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尤其是钠离子(Na⁺)和钾离子(K⁺)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发生变化,导致电压门控钠通道打开,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迅速上升,进入去极化阶段。随后,钠通道失活,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状态,甚至超过静息电位,形成超极化。
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静息电位、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作电位波形。
二、表格展示
阶段 | 描述 | 离子变化 | 膜电位变化 |
静息电位 | 细胞处于未受刺激状态,膜内外存在稳定的电位差(约-70mV) | 钠、钾通道部分开放 | -70mV |
去极化 | 刺激引起膜电位上升,接近阈值 | 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 | 从-70mV 升至 +30mV |
反极化 | 膜电位超过零电位,达到峰值 | 钠通道逐渐关闭,钾通道开始开放 | +30mV → +40mV |
复极化 | 钾离子外流,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水平 | 钾通道持续开放 | 从+40mV 回到 -70mV |
超极化 | 膜电位暂时低于静息电位,可能影响下一次动作电位的产生 | 钾通道仍开放,钠通道失活 | -80mV 或更低 |
三、小结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重要标志,其产生过程涉及多种离子通道的协同作用。通过理解动作电位的各个阶段及其对应的离子流动,可以更好地掌握神经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这一过程不仅存在于神经元中,在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也有类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