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为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及已完工的工程项目,涵盖从立项、施工到验收全过程的各类文件资料。
一、制度目的
1. 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的责任分工与流程;
2. 规范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保管;
3. 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
4. 为工程验收、审计、结算及后期维护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类型 | 适用范围 |
建筑工程 |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安装工程 | 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 |
装饰工程 | 内部装修、外立面改造等 |
市政工程 | 道路、桥梁、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 |
三、管理职责
责任部门 | 主要职责 |
项目部 | 负责工程资料的日常收集与初步整理 |
档案管理部门 | 负责资料的统一归档、保管与查阅 |
工程负责人 | 监督资料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
施工单位 | 提供符合要求的工程资料 |
四、档案分类与内容
工程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档案类别 | 内容说明 |
立项文件 | 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投资计划等 |
设计文件 | 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等 |
施工文件 | 开工报告、施工日志、材料进场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
验收文件 | 竣工验收报告、质量评估报告、竣工图等 |
合同文件 | 工程合同、补充协议、付款凭证等 |
其他文件 | 会议纪要、往来函件、影像资料等 |
五、档案管理流程
1. 资料收集:各施工单位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交相关资料;
2. 初审整理:项目部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并整理;
3. 归档移交:整理完毕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
4. 入库保存:档案管理部门按类别编号、登记、入库;
5. 借阅使用:需经审批后方可借阅,使用后应及时归还;
6. 销毁处理:超过保存期限或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规定程序销毁。
六、档案保存期限
档案类别 | 保存期限 | 备注 |
立项文件 | 30年 | 重要项目可延长 |
设计文件 | 30年 | 保留原设计资料 |
施工文件 | 30年 | 包括施工过程记录 |
验收文件 | 30年 | 作为工程最终依据 |
合同文件 | 15年 | 与工程有关的部分 |
其他文件 | 10年 |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七、考核与监督
1. 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项目考核指标;
2. 对未按时提交资料或资料不全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3. 对造成档案丢失或损毁的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通过严格执行《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为后续工程管理和历史追溯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