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怎么计算的】2017年,我国继续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相关政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征收标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其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基金,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缴纳。
为了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如何计算2017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将从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及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基本计算方法
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 应缴残保金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
其中: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指用人单位在上一年度内所有在职职工的人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各地规定不同,通常为1.5%或2%。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指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职工人数。
-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以所在地区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
二、适用范围
-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用人单位。
- 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需缴纳残保金。
-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可享受减免或免征政策。
三、计算示例(以某地为例)
项目 | 数值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 | 200人 |
残疾人就业比例 | 1.5%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2人 |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 | 6万元/年 |
计算过程:
1. 应安排残疾人人数 = 200 × 1.5% = 3人
2. 差额 = 3 - 2 = 1人
3. 应缴残保金 = 1 × 6万 = 6万元
四、注意事项
1. 各地残疾人就业比例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查询当地最新政策文件。
2. 残保金的征收和管理由地方残疾人联合会负责。
3. 用人单位可通过申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减少应缴金额。
4. 逾期未缴纳的单位将面临罚款或行政处罚。
五、总结
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单位职工总数、残疾人就业比例以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用人单位应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减轻经济负担并履行社会责任。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计算方式或本地区具体政策,建议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
项目 | 内容 |
计算公式 | 应缴残保金 = (职工总数 × 比例 - 实际安排人数) × 年平均工资 |
残疾人比例 | 一般为1.5%或2% |
适用对象 | 未达标单位 |
收取机构 | 地方残疾人联合会 |
目的 | 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其权益 |
以上内容为根据2017年相关政策整理的总结性说明,供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