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

2025-10-25 01:26:26

问题描述: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1:26:26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啼血杜鹃”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典故,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哀痛或深切思念的情感。这个典故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下面将对“啼血杜鹃”的来源、寓意及常见用法进行总结。

一、典故来源

“啼血杜鹃”最早可追溯至《山海经》和《庄子》等古代文献,但最广为流传的是关于“望帝化鹃”的传说。

1. 望帝化鹃的传说

相传古蜀国有一位君主,名叫杜宇,号“望帝”。他仁慈贤明,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战乱或内政问题,杜宇退位隐居,死后灵魂化为一种鸟,即杜鹃(也称布谷鸟)。每逢春日,杜鹃啼叫,声音凄厉悲切,仿佛在哭泣。人们认为这是望帝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牵挂与哀思。

2. 《诗经》与《楚辞》中的引用

在《诗经》和《楚辞》中,也有类似“杜鹃啼血”的意象,多用于表达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或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二、寓意与象征

项目 内容
情感象征 哀伤、悲痛、思念、亡国之痛
文化意义 表达深切的哀情,常用于诗词、文学作品中
自然现象 杜鹃鸟的叫声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
历史背景 源自古蜀国传说,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三、常见用法与诗句

例子 出处/作者 含义
“杜宇声声啼血,望帝魂归故里。” 古代民谣 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哀痛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以杜鹃啼血比喻国破家亡的悲凉
“杜鹃啼血,满地残红。” 《红楼梦》 象征爱情悲剧与人生无常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啼血杜鹃”不仅保留了其古典意象,也被广泛用于:

- 文学创作:如小说、诗歌中描写人物内心痛苦。

- 影视作品:作为情感渲染的符号,增强剧情感染力。

- 日常表达:形容极度悲伤或深情厚意。

五、总结

“啼血杜鹃”这一典故,源于古代蜀国的传说,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演绎,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人们对生命、情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啼血杜鹃
出处 《山海经》、《庄子》、古蜀传说
寓意 哀伤、思乡、亡国之痛
文学应用 多用于诗词、小说、戏曲
现代意义 情感表达与文化象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啼血杜鹃”这一典故的文化价值与情感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