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豆腐的做法】石膏豆腐,又称卤水豆腐,是一种以石膏(硫酸钙)作为凝固剂制作而成的传统豆制品。其口感细腻、质地柔软,广泛用于中餐烹饪。下面将从原料准备、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料准备
| 原料名称 | 用量(约) | 备注 |
| 黄豆 | 500克 | 需提前浸泡8-12小时 |
| 石膏 | 10-15克 | 用作凝固剂,需提前溶解 |
| 清水 | 2000毫升 | 用于泡豆和煮浆 |
| 葡萄糖酸内酯(可选) | 3-5克 | 可增强豆腐的嫩滑度 |
二、制作步骤
| 步骤 | 操作内容 | 说明 |
| 1 | 浸泡黄豆 | 将黄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12小时,至豆粒饱满 |
| 2 | 磨浆 | 将泡好的黄豆与清水按比例磨成豆浆,过滤去渣 |
| 3 | 煮浆 | 将豆浆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分钟以上,去除豆腥味 |
| 4 | 凝固 | 将石膏溶解于少量温水中,缓慢倒入煮好的豆浆中,搅拌均匀 |
| 5 | 静置凝固 | 盖上盖子静置10-15分钟,使豆浆逐渐凝固成豆腐脑 |
| 6 | 压制定型 | 将豆腐脑装入模具中,压出多余水分,形成完整豆腐块 |
三、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 说明 |
| 石膏用量控制 | 过多会导致豆腐变硬,过少则不易成型 |
| 水量控制 | 水多则豆腐松散,水少则紧实但可能影响口感 |
| 煮浆时间 | 必须充分煮沸,避免残留豆腥味 |
| 凝固温度 | 最佳温度为70-80℃,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凝固效果 |
四、小贴士
- 初次尝试可先使用葡萄糖酸内酯替代部分石膏,更易掌握。
- 豆腐制作过程中尽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杂菌污染。
- 若想增加风味,可在豆浆中加入少许盐或香料。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在家轻松制作出软嫩可口的石膏豆腐。无论是凉拌、煎炸还是炖汤,都是美味的选择。希望这份总结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传统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