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成语解释】“垂涎三尺”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非常贪心、特别想得到某样东西,甚至到了口水都流到三尺远的地步。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常用于讽刺那些对利益或美色极度渴望的人。
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垂涎三尺 |
拼音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见其金玉满堂,而不知其有病。”(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表达常见于古代文学) |
释义 | 形容极其贪心,看到想要的东西时,连口水都流出来,表示极度渴望。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贪心过度。 |
近义词 | 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反义词 |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
例句 | 他一看到别人手中的名表,就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拿过来。 |
使用场景
“垂涎三尺”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诱惑时的贪婪心理,尤其在商业、情感或物质追求中较为常见。例如:
- 商场中,一些人为了牟利不择手段,表现出垂涎三尺的态度。
- 在感情中,有些人对别人的伴侣心生嫉妒,表现得垂涎三尺。
注意事项
虽然这个成语形象生动,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显得过于刻薄或不尊重他人。在日常交流中,可以适当使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总之,“垂涎三尺”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理智,不要被欲望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