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的意思是什么】“不约而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的反应或行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默契”和“一致性”,多用于形容群体中的共同行为或想法。
一、总结说明
“不约而同”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敬,贵相敬意。不约而同,心同理同。”意思是:人们之间相互了解,贵在彼此理解;相互尊敬,贵在互相尊重。即使没有事先约定,也能心意相通,行动一致。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场景:
- 描述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出相同的行为。
- 表达一种默契或共识,无需沟通就达成一致。
- 强调某种现象或趋势的普遍性。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约而同 |
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没有事先约定,却同时发生或做出相同的事情。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群体行为或心理的一致性。 |
近义词 | 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异口同声 |
反义词 | 各执己见、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
例句 | 他们虽然没有商量过,但都选择了同样的方案,真是不约而同。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描述群体行为、心理共鸣、社会现象等。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不约而同”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但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滥用。例如:
- ✅ 正确使用: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约而同地一致。
- ❌ 错误使用:他和我都不约而同地迟到,这太巧合了。(应改为“不约而同”通常用于多人,而非两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约而同”不仅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类行为与心理共鸣的高度概括。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能够提升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