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知识点】《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文章通过对一件微雕艺术品“核舟”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文不仅是对一件艺术品的描述,更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工艺的赞美与敬仰。
以下是对《核舟记》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便于理解和记忆。
一、文章内容概述
《核舟记》主要讲述了作者听闻一位名叫王叔远的工匠,用一枚桃核雕刻出一艘小船,并在船上雕刻了各种人物和景物。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这件微雕作品的细节展现出来,表达了对古代工艺精湛的赞叹之情。
二、知识点总结(文字+表格)
知识点 | 内容 |
作者 | 魏学洢(明末清初) |
体裁 | 说明文 / 散文 |
出处 | 《虞初新志》 |
写作背景 | 作者听闻王叔远的奇技,后亲自欣赏并记录下这艘核舟的细节。 |
主要内容 | 描述核舟上的各种人物、器物及场景,突出其精细、逼真。 |
中心思想 | 赞美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表达对传统艺术的敬仰。 |
写作特点 | 语言简练、描写细腻、结构清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
重点句式 | “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等。 |
字词解释 | 如“径寸之木”指直径一寸的木头;“八分有奇”表示超过八分。 |
文化内涵 | 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自然和生活的审美追求。 |
三、重点语句分析
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 表明核舟体积小巧,但构造完整,突出其工艺难度。
2.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描述核舟的内部结构,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
3.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扶轼,右手指画,若有所语。”
- 生动刻画人物动作,增强画面感。
4.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强调材料的珍贵与工艺的巧妙。
四、常见考点提示
- 文言实词:如“奇”、“许”、“为”、“若”等。
- 文言虚词:如“之”、“其”、“者”等。
- 句子翻译:要求准确理解古文意思。
- 写作手法:如说明顺序、细节描写、比喻等。
- 主旨归纳: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深层含义。
通过以上整理,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核舟记》的文本内容和知识要点,有助于考试复习或深入理解这篇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