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古诗】《除夜作》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客舍并州已十霜,
> 忽闻河朔动刀枪。
> 似嫌旅馆贫无味,
> 故把愁肠写入章。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与分析。
一、
《除夜作》是一首描写诗人客居他乡、在除夕之夜因思乡和忧国而感怀的诗作。诗中“客舍并州已十霜”说明诗人已在并州(今山西太原)漂泊十年,生活清苦;“忽闻河朔动刀枪”则点出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局势不安;最后两句“似嫌旅馆贫无味,故把愁肠写入章”表达了诗人因寂寞无聊,借诗抒发内心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关切和对生活的无奈。
二、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高适(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客居并州多年,除夕之夜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思乡、忧国、孤寂、感慨人生 |
关键词 | 客舍、并州、十霜、河朔、刀枪、愁肠 |
情感基调 | 沉郁、忧伤、感慨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情景交融 |
诗中意象 | 客舍、旅馆、刀枪、愁肠、文章 |
三、创作背景补充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多反映边疆生活和战争题材。但《除夜作》不同于他其他作品,它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到“并州”,即今天的山西一带,这里曾是唐代重要的军事重地,战事频繁。诗人长期滞留此地,心中难免产生思乡之痛和对未来的迷茫。
四、结语
《除夜作》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境遇,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