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步自封名词解释】“故步自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固守旧有的做法或观念,不思进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变现状。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强调的是思维和行为上的保守与僵化。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故步自封 |
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故步自封,不求进步。” |
含义 | 固守旧有做法,不思改进,不愿接受新思想或变化。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人的保守态度或封闭思维。 |
近义词 |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
反义词 |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环境 | 公司中有些员工对新技术抵触,不愿学习,属于故步自封的表现。 |
学习态度 | 学生只依赖老方法学习,拒绝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故步自封。 |
社会现象 | 某些行业长期停留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发展停滞。 |
三、成语延伸理解
“故步自封”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组织、企业甚至国家的发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一个团队或机构不能适应变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因此,避免“故步自封”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前提。
四、总结
“故步自封”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固守旧习、拒绝改变的人或行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变化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以促进自身和社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