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大动干戈出处于哪里

2025-09-03 10:04:17

问题描述:

大动干戈出处于哪里,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10:04:17

大动干戈出处于哪里】“大动干戈”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大规模地发动战争或激烈地争斗。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并不了解它的出处和具体含义。那么,“大动干戈”究竟出自哪里?下面将从历史典故、成语释义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一、成语来源与出处

“大动干戈”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 “秦晋之好,未有如此之厚也。今大动干戈,以求其志,是轻用民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厚。如今却大规模地发动战争,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这是轻率地消耗百姓的力量。

由此可见,“大动干戈”最初是用来描述国家之间因矛盾而发动战争的行为,带有贬义,强调的是战争的规模和对人民的伤害。

二、成语释义

成语 大动干戈
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含义 比喻大规模地发动战争或激烈争斗,多用于形容不必要的冲突或过度反应。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
用法 常作谓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中。
近义词 动兵动武、兴师动众、大打出手
反义词 和平共处、息事宁人、偃旗息鼓

三、成语使用场景

“大动干戈”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国家间战争:如“两国因边界问题大动干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 团体或个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如“两人因小事争吵,最后竟大动干戈,打得不可开交。”

3. 比喻处理问题过于激进:如“本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却选择大动干戈,实属不智。”

四、总结

“大动干戈”这一成语源自《左传》,原意是指国家之间因矛盾而发动大规模战争。后来引申为泛指任何大规模的争斗或冲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现代汉语中,它被广泛用于描述不必要的战争或过度的争执,提醒人们应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了解成语的出处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警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