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肃然起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也反映了被尊敬对象的高尚品质或非凡成就。
一、
“肃然起敬”出自《礼记·曲礼上》:“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可谓士矣。”后来在文学作品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因敬重而神情严肃、心生敬意的状态。该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英雄人物、道德楷模、杰出贡献者等产生的一种由衷的尊重与钦佩。
使用时,一般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语气庄重,情感真挚。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肃然起敬 |
拼音 | sù rán qǐ jìng |
释义 | 形容因敬重而感到严肃、敬畏的心情。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后世引申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尊敬和敬仰。 |
近义词 | 敬而远之、肃然无言、肃然起敬(近义词重复,实际常用“肃然无言”、“敬仰”等) |
反义词 | 嘲讽、轻视、不屑一顾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英雄、伟人、道德楷模的敬意;描写人物内心的感动与敬畏。 |
示例 | 他面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肃然起敬。 |
三、结语
“肃然起敬”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传递了文化中的敬贤精神。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情感更加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