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偈语,出自禅宗六祖慧能之口,是佛教禅宗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它不仅道出了修行的真谛,也揭示了心性本净、不染尘埃的深刻哲理。
在佛教中,“菩提”意为觉悟、智慧,“明镜”象征清净无染的心灵。慧能的这一偈子,是对当时另一位高僧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回应。神秀强调修行需不断努力,保持心念的纯净;而慧能则更进一步,指出佛性本自清净,无需外修,一切烦恼皆源于执着与妄想。
“菩提本非树”,意思是觉悟并非来自外在的依托,不是靠某种形式或工具可以达成;“明镜亦非台”,说明心灵的清净也不是通过刻意的修饰或装饰来实现的。真正的觉悟,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放下执念后的自然显现。
“本来无一物”,这句话直指人心,说明众生本具佛性,原本就没有污垢与烦恼。所谓“尘埃”,不过是妄念和执着所生的幻象。若能看破这些虚妄,便能回归本心,达到无我、无相、无住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欲望、压力和焦虑所困扰,内心难以安宁。这时候,慧能的偈语便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或物质的积累,而是在于内心的清明与自在。
修行,不是要我们逃离现实,而是要在生活中保持觉知,不被外境所转。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得失、成败、荣辱,内心自然便会如明镜般清澈,如菩提般圆满。
“何处惹尘埃?”这不仅是对修行者的提问,也是对每一个寻求内心平静之人的一声呼唤。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回那份最初的宁静与智慧,让心灵不再被尘埃所染,真正活出一个自在、安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