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中牵牛织女的故事 从星宿名变成了爱情故事的主角

发布时间:2024-09-15 19:38:29 栏目:精选百科

    导读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迢迢牵牛星中牵牛织女的故事,从星宿名变成了爱情故事的主角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迢迢牵牛星中牵牛织女的故事,从星宿名变成了爱情故事的主角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们所知的有关七夕的最早的文献资料。

    但这里只有个“七月七日”的日期,以及穿针乞巧的习俗。完全不见什么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这二位主角也未登场,倒是魏晋时有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汉女”就是指“织女星”。第一句,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第二句却说织女织布,“机杼”就是织布机,“札札”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后面几句就暗指牵牛织女的相思之情了。再看最早的有关牵牛织女星的记载《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就内容来看,这两首诗其实内容差不多。《诗经》中也有织女织布不成章的描述,只是少了情爱相思。并且,显然是汉代的织女牵牛更具人格化,不单由星宿名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还相爱了。为何在汉代,织女与牵牛就变成了两个相爱的人了?

    从牵牛、织女这两颗星宿的命名来看,不单体现了古人对星宿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古代农耕社会文明。在古代,耕织一直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日常生产活动,有“男耕女织”之说。

    并且,在古代社会,牛的地位一直很高。西周时祭祀、宴飨、丧葬等活动遵从的“列鼎制度”中,除了鼎的数量上有规定,身份不同,鼎内盛装的食物也不一样。具体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卿大夫的五鼎只能盛装羊、乳猪(豕)、鱼、腊、牲肚(肤),而牛是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享用的,由此也可见牛在当时的珍贵。

    到了秦汉时期,牛也不能随便就杀了吃的。普通人想要吃牛肉只有从军、等牛老死了或是完成某项祭祀之后才有机会吃到牛肉。主要就是因为牛是耕种的重要工具。而牛耕的普及恰好是在汉代。自汉武帝时期实行耕战政策。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推广牛耕。并且将盐铁收归官方经营,管理农具的生产,汉代的农业因此有了飞速的发展。而从称谓上来看“牵牛”也就是后来的牛郎,正好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牛郎的形象里也有一只老牛为伴,老牛的元素也是后人加进来的。并且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牛还具有神性,这些都与牛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不无关系。

    同时,纺织业在汉代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马王堆汉墓曾出土素纱襌衣,重48g,现代专家都耗费了许久才复制成功。并且好像复制品比原物还重了2g。可见当时纺织业的发达。

    并且,汉代已经有了脚踏纺织机,在汉末时发展更进一步。一个叫马钧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更高效的织绫机,比先前的旧版效率提高了四五倍,以前织一匹需要几十日,如霍光的妻子霍显织造一匹需要60日。在马钧发明了新的织绫机后只需要十几日了。

    “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木镊”,六十日成一匹,值万钱。”

    或许,正是在如此发达的纺织业的背景下,世人将织女星人格化、世俗化了。并且在《太平御览》上还记载了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多次聚会的传说。说明“神人交游”这一主题在汉代也是很受欢迎的。织女是天上仙女,而牛郎是人间的普通农户,织女与牛郎的相会也是符合这一主题的。

    在后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中,随着故事的不断完善,又有许多新的世俗元素被加了进去,如鹊桥相会、一双儿女、王母娘娘设障碍等等。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夕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明确记载了织女与牛郎鹊桥相会的故事。“鹊”在汉代被认为是一种很重感情的鸟,并且有“鹊脑令人相思”。在巫蛊盛行的汉代,甚至会以鹊为媒介进行有关爱情的巫术。鹊的这一形象,恰好能为牛郎织女不得见的设定服务。

    一双儿女则体现了古代社会普通人的生子观。古人是最看中子嗣的了,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少的家庭矛盾都始于无子。给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加上这一元素,无疑是故事进一步世俗化的最直接的体现。

    古代是否觉得儿女双全是最美满的我不知道,倒是在现代,很多人都觉得“儿女双全”正好凑个“好”字,是最美好的了。

    王母娘娘也就是西王母,西王母原本是长生神,后来逐渐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如生子神,同时也掌管天上的一切杂事,织女这一仙女自然也在她的管辖范围。所以,由她来设障碍倒也合情合理。为什么会有设置障碍这一主题呢?

    其实也和汉代有关。汉代自汉武帝起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家的思想渗透到了上至王侯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封建礼教的制度也更加严格。对于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一个人的一生都要遵守严格的“孝道”。父母的话不能不听。父母的话即使有错,也得听。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正是封建礼教中的牺牲品。

    而且,古代社会讲究“门当户对”,来自天上的织女与来自人间的牛郎自然是“不平等”的,所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受此影响。王母娘娘所代表的正是“长辈”那一阶层。

    而最终,在牛郎织女的共同努力下,二人每年可在七月七日相见。也可体现古代社会中,对于婚恋的另一种倾向,即不依托门第,自由婚恋的美好取向。

    今天是七夕。借此,也祝愿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得相守的情人能早日终成眷属啦!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